传承屈原文化,弘扬爱国精神
作者:王雨新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2019年9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指出,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制定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于引导全体人民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因一个人,我们有了一个节日“端午节”。为了更好的了解屈原这位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诗人,以及更好的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城市建设学院社会实践团队指导老师门传开带领团队成员颜振威、王晨曦、朱家豪等一行人来到了屈原的故乡秭归,走访了“屈原故里”,接下来和我们一起感受屈原家乡的故事吧!
入眼便是屈原祠堂的正门了,屈原祠位于秭归县东1.5公里长江北岸的向家坪。门老师向我们讲解屈原历史背景。走访过程中通过工作人员热情讲解了屈原祠的故事和历史意义,有明清建筑的历史风格,翠瓦飞檐。还为我们解说了这个祠的方位讲究,可以看到的是巍峨的山门,山门主体与东西配房构成了中国汉字“山”的形状。我们看到祠堂的规模便能感受到人们对屈原敬仰与缅怀之情绵延千古,源远流长。
大门之后,我们进入了正殿“中华诗祖”,看到了屈原的雕像,颜振威同学提前做功课了,为我们介绍到“屈原铜像通高6.42米,像高3.92米,总重3吨。说到屈原的袖子周长有五米,因为屈原是个贵族,不用做粗重的活,所以袖子才会很宽”,屈原志行高洁敢于探索的形象,从以前的模糊雾状,现在我们心中的轮廓清晰了,威严而又庄重。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接着我们看到了千古绝唱的离骚,朱家豪同学就说到“想起了当时我们高考需要背诵离骚这首诗,晦涩难懂,我们用尽洪荒之力才能背得下这篇诗”,我们也了解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字,王安妮同学告诉我们说这个字体是大篆体,也介绍了屈原《离骚》的背景,是屈原用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所写的,其中闪耀着诗人鲜明的个性光辉。
接下来去了偏殿“天地同寿”见证了屈原祠由过去到现在历史沉淀下的变化,屈原祠历经千年有余,饱经岁月风霜,几次迁徙,数次修缮重建, 我们看到了所做的屈原祠的小模型,由小小的几间房子,发展成如今廊腰缦回,檐牙高啄,期间展示的物品琳琅满目,这个占地面积变大也充分显示了屈原爱国爱民精神流芳百世,千古不朽,也充分展示出世人尤其是屈原故里的人们,对屈原世代怀念的不灭之情,这也是我们传承爱国精神和对世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地方。
最后,我们也学习了 世界各地过端午节的习俗,也讨论了粽子到底甜粽好吃还是咸粽好吃,大家吵吵闹闹各执一词,这也是南北方的习俗差异,也讨论了其他国家端午吃的艾叶糕、和香菇葱的粽子是否好吃。门老师告诉我们其他国家过端午节也是世界各地的人们对屈原的尊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支持,以及对我国的认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增强我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我们应积极履行自己对国家的义务,为国家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奉献。
离别之际,门老师告诉我们要学习屈原的爱国情怀和精神。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和要求。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要对国家、对社会、对个人负责,学习爱国主义思想,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养成明辨是非的本领,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使命。王晨曦同学说到“我们会积极响应党的号召,遵纪守法,做四有青年。